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其他产品

 

新西兰生活如何?久居国人告诉你:出门到处是华人英语基本用不到

发布时间:2024-05-05 05:06:22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

  新西兰最新的数据靠薪资收入的上班族工资中位数(不是平均数)是税前1060一周,那么拿到手的净收入最多不会超过829.7(具体取决于你的Kiwisaver养老金扣缴比例和学生贷款有没有还清)

  对于本地正常上班族来说奥克兰的房租非常非常非常高. 租金呢一个两居室的房子在普通的区域租金中位数约为500. 对于一般小家庭的收入来说, 怎么算都是很贵了, 你要存够首付就不能过得大手大脚。 买房的情况市场区分度太大后面再讲。

  我是没小孩所以感觉其他的生活开支有贵有便宜综合算下来比澳洲贵但是跟美国比也差不多。有娃的人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前面说到油价里都是税工资税算算也不少。那么羊毛出在羊身上结果就是境内所有意外伤害的医疗和救助都是全免费的。保险公司卖的车险对比其他几个国家少了一大块成本,一般家用车包括盗抢玻璃什么都买齐的全保保费大约是一年六七百而已(出险自己要付的垫底费/copay大约100左右)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以及医保处方药近乎全免费,举个例子查尔先生患有男性pe和ed需要长期服用日本进口的雷诺宁才能保障房事的正常,而在美国时每年光这一种药物就要花上千元,如今到了新西兰每年药物是免费的,无形中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即使是新鲜蔬果肉也完全不免除15%消费税,并且本土市场太小了完全没有议价能力,所有食品的零售价格几乎都是被出口价格牵着走的,本地没有一点优惠。新西兰农产品热销海外的结果就是本地也水涨船高,有时候进口的加工奶制品肉制品都会比本地的更便宜. 一般两口子完全自己做饭的线左右基本能吃得比较自由,不吃贵的反季蔬菜啥的200也能过。低于这个数我觉得就得要克扣自己了。

  连锁快餐价格正常,一堆优惠券自己任意挑,最便宜的是汉堡王 (貌似疫情快倒闭了) 经常10块钱两个皇堡加薯条可乐啥的,最贵的是麦当劳人气还高的很。

  奥克兰中档消费的本地西餐厅一个人两道菜一杯酒大约是70左右已含税不用给小费,这个价位可以吃到装修随便拍INS和味道非常可以的餐厅,我自己觉得比美国大城市同档次的餐厅便宜太多了,主要是美国再加税和服务费最后总价非常发指。国内吃西餐太贵没有可比性。

  中餐除了喝早茶便宜以外其他正餐价格跟中国比都是令人发指的,毕竟是舶来食物,火锅都能轻松人均上百比肩高级法餐

  这个一般是基层政府运营资金的大多数来自了。在美国一般房产税在1%左右的地区都是极为便宜的了,但是在奥克兰一般来说房产税也就0.3%左右,这一块就是一大笔钱了。车牌税一年几十百来刀基本上没有toll road也是挺便宜的了

  公交系统非常贵,因为乘客数量加上政府的补贴都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营,只能不停涨价。结果陷入了更多人不想坐公交的恶性循环。我上下班20分钟的公交一趟要3.5

  油费非常贵,油价超过60%都是各种税收,经年累月把总价抬到了非常离谱的水平,奥克兰目前油价大约2.1一升

  买车的话经济型家用车很贵,因为太偏远了运费在总价里很突出。中档车豪华车显得便宜,因为进口免税也没有排量税少了一个大头。

  衣服快时尚的价格跟别国都差不多,但是品牌选择少。高街时装啥的是真的贵,因为专卖店少时髦的东西都在买手店精品店里面,溢价很高。

  数码消费品定价普遍偏贵,不打折就不要买那种。但是一旦打折常常又很疯狂,一年轮番好几个打折季其实对本地人来说不马上急着用的东西买起来也还好。好处是本地消费法规定小数码产品最低质保2年,iPhone用的比较狠的第二年底可以拿去免费换个电池了。

  家电的定价是令人发指的贵,主要是渠道溢价太高,不打折千万千万不要买的那种。打折的时候会降到中国人觉得正常的价格。但是如果你买新房的话通常开发商会有公司账户能帮忙打折,欧美的中高档家电品牌折扣可能低到怀疑人生的那种,再一次印证了渠道的暴利。

  市场太小成本巨高,证券公司最低的交易手续费都要收0.1%左右,如果在银行开证券交易每笔买卖手续费30起压根儿不是给散户玩儿的。基金公司普遍管理费都在1%以上,哪怕只是个传统ETF。好处是目前为止没有资本利得税,所以理论上股票增值部分的收益都是免税的,股息需要缴税。普通人资金量不大的情况下其实没什么成本比较低的理财渠道,老爷爷老奶奶们都是不停在囤房一辈子。

  奥克兰房价中位数在一百万左右,这还是近年大批公寓排屋压在了坐标轴左边的情况下。普通工薪族要买新西兰传统价值观的独立屋几乎是不可能了,除非买在天远上班一个半小时起那种。按照目前2020年10月的行情要买一个屋况较新(很重要, 近新房或者新近翻修过的维护成本低) 自己有院子的独立屋在普通的区 (治安尚可学区非常普通离CBD稍远)大约需要120万到150万的预算. 如果想在传统的好区( 治安好学区好离CBD相对近) 大概门槛在200万往上.

  如果年轻人只是想上车买个刚需两房公寓或者排屋的话难度远低于中国的大城市,这边把首次购房者的刚需房价格上限压在65万,这样的价格以内能申请5%首付的首次购房贷款,也就是说首付和简单家具只需要存4~5万左右就够了(这边不卖清水楼交房不要自己再装修)。这样的价格下目前离CBD通过公交通勤1小时以内自驾40分钟以内学区普通的地段还是有不少新建的刚需排屋可以选的。如果两口子缴存Kiwisaver超过5年以上且买新建房的线万,然后两个人缴存的Kiwisaver余额也可以取出来补贴购房款,只要平时没啥高消费也还没娃的线年还是很容易攒够这个数的,我周围本地同事不少是这么上车的。如果父母有实力当然就可以看更好的了,国外爸妈赞助首付也是很普遍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