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惠来县前詹镇:发挥特色优势谱写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06 01:08:21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

  惠来县是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22个典型县之一。新春伊始,南海之滨的和美乡村建设正有条不紊地铺开。

  在惠来县依托其山海资源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的今天,关门山山脉下,一个拥有背山面海天然地理优势的小镇如何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打造文旅品牌焕发出新活力?该县前詹镇交出了一份“培育”计划。

  离开揭惠高速前詹出入口驱车不到15分钟,便可以到达前詹镇石峻村榕石生态园。漫步上山,一步一景,让人越发感受到石峻村不只拥有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俨然是一个经过精心规划、风光独特的新旅游景区。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石峻村立足山上榕树遍布、怪石嶙峋的自然禀赋,打造了以“榕石生态园”为主、农业体验观光为辅的文旅新业态。去年以来,该村积极发动在外乡亲和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特别是聘请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低保户组建保洁队伍,负责重点区域清扫和垃圾处理分类工作,及时对生活垃圾进行清运,确保景区环境干净整洁。同时,凝聚各方力量,采取“农民工匠”模式,加强完善景区周边绿化及美化工作,配套建设10栋民宿、观景平台和亲水栈道等设施,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

  在前詹镇的规划中,农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已写出浓墨重彩的一页。目前,规划的全域山海旅游路线中的石峻村榕石生态园、沟疏村滨荷湾旅游景区两个景点熠熠生辉。接下来,惠来县还将依托前詹镇石峻村至滨荷湾旅游度假区的山海风光,谋划发展“婚庆+文旅”产业,打响“甜蜜经济”特色品牌。

  前詹镇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南部为沿海沙滩,海岸线公里。

  抓住背山面海的天然地理优势,前詹镇以鲍鱼为媒,串联起沟疏村、赤澳村、前詹村等沿海村,通过资源整合、发展融合、强链补链,以成熟、先进的养殖技术体系带动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前詹镇已建成鲍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130多家,在建的鲍鱼精深加工厂6家,养殖面积3900亩,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产量达9200吨。

  近年来,前詹镇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全产业链发展融合模式,突出抓好富民强村产业建设,引导辖区内20个行政村成立强村公司,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及村民收入。在做强农业产业方面,前詹镇构建“市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合作经营模式,重点发展鲍鱼及对虾等海产品、石头羊养殖,荔枝、辣椒、鸦胆子(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种植,加强鲍鱼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力发展鲍鱼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集鲍鱼养殖和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深化石头羊、富硒辣椒、鸦胆子等特色产品的延链补链环节,创新农产品深加工,研发莲子、鲍鱼、石头羊等预制菜加工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论是每年夏至过后挂满枝头的鲜红荔枝果,还是一簇簇撂荒耕地复垦后长势喜人的辣椒;不论是铭东村的墙绘,还是沟疏村的荷花……今天的前詹镇,从荒地到良田,从种植到市场,从历史到人文,变化的不只是乡村景观,还有村集体的切实收益。据了解,每年,前詹镇的荔枝、辣椒、鸦胆子等各类种植业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5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超过30万元。

  镇村连线连片,是前詹镇全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词。去年以来,前詹镇以沟疏、石峻、前詹、赤澳4个村为先行,以省道S235线线条道路为链接,沿途推进入口通道、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示范主街、生态公园、外立面提升等项目,并推进“三线”整治和旅游景点、种植基地、鲍鱼养殖带等建设,连线连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同时,谋划了涵盖人居环境、绿美生态、产业提升、道路交互与通行等所有的领域的项目建设,推动镇村连线连片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总投资约1.5亿元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对前詹镇的干群而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前詹镇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实干苦干的镇村干部、回乡创业的青年、退休在家的大叔、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辛勤身影出现在前詹镇着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画卷中,他们投身于鲍鱼养殖、乡村建设、农作物种植等各项工作,共同组成了生动的群像图。

  眼下,前詹镇正以“提风貌 兴产业 聚合力”为着力点,创新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全面释放镇区发展新能量,使乡村颜值美起来、特色农业强起来、旅游品牌立起来。我们始终相信,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前詹镇将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生活和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

  “和畅惠来”政务微信是惠来县委宣传部(惠来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出的宣传惠来、了解惠来的新窗口。“和畅惠来”坚持发布权威资讯,服务百姓民生,弘扬本土文化,彰显惠来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