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新疆对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奖励候选成果进行公示 涉及食品领域27项

发布时间:2024-04-25 12:16:57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食品科技新疆对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奖励候选成果进行公示 涉及食品领域27项

  核心提示: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对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奖励候选成果进行公示。其中,涉及食品领域27项,包括: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

  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对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奖励候选成果进行公示。其中,涉及食品领域27项,包括: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

  任何单位及个人对所公示候选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提名材料的真实性、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排序等有异议的,可在2020年10月4日前向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奖励处书面署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凡匿名异议或超出规定期限的异议,原则上不予受理。

  小麦是全国也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新疆是我国优质小麦的重要产区也是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优质专用小麦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影响我国小麦在粮食和食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小麦面粉及其制品表观色泽和加工品质是决定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面粉白度高、加工品质好的小麦品种在新疆乃至全国麦区均较稀缺,为此本项目用了十五年时间,针对小麦上述品质 性状遗传规律及其相关功能基因开展了发掘与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为小麦重要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新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创新。主要内容如下:

  1.初步阐明了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机理,建立了基于同源克隆策略的小麦重要性状筛选的功能标记开发新技术体系,突破了传统小麦品质性状选育技术局限。1)揭示了籽粒硬度、籽粒氧化酶 类活性和色素类物质含量对小麦表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小麦重要品质性状遗传改良“一基两点”的关键基因作用模式;2)明确了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改良贡献率大的优异等位基 因,初步阐明了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机理;3)建立了基于同源克隆的小麦功能基因标记开发体系,简化了小麦功能基因克隆的步骤,将遗传分子标记与相关性状相对应,提升了小麦分子标记辅助 选择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发掘并克隆了小麦品质性状相关重要新功能基因及新等位基因,定位了品质性状主效位点,开发验证了新标记,创新了小麦品质育种高效方法。1)发掘并定位32个新的品质性状基因位点;2) 克隆和命名了13个品质新基因,并从小麦及其近缘种中鉴定出20个新等位基因,为小麦品质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利用提供了范例;3)开发10个新功能标记,结合多点表型鉴定,对功能标记的实用性 进行了验证,进一步优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开发的功能标记已广泛应用于小麦品质育种实践,创新了小麦品质育种高效方法。

  3.用新位点、新标记和新方法高效、精准筛选与创制了具有小麦优异品质的种质资源材料,创制了多类型的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新品系,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1)构建了7个能用于品质性状基础研究的遗传群体,筛选到聚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优质资源34份,创制优质中间材料和高代品系84个,自育2个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汇聚和解析了新疆乃至全国小麦重要品质基因优异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与演替规律,为我国小麦品质资源遗传潜力的挖掘和资源创新奠定了基础。

  项目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发表的27篇研究论文被引总计395次,他引总计291次;其中有17篇主要研究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总计317次,被SCI正面他引达220 次,其中影响因子4的SCI论文6篇,单篇最高他引达56次。开发的标记被国内8个省的14家育种单位应用并培育出新品种(系),审定(自育)新品种2个。已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专著2部 。培养研究生16名,获新疆自治区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

  枸杞是茄科浆果,精河枸杞鲜果口感甜美、营养价值高,特点明显,制约精河枸杞销售最大的瓶颈是不易保存,目前加工主要集中在枸杞干制成干果,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本发明技术主要研究和优化了以枸杞鲜果为原料,生产常温保鲜枸杞全浆的工艺技术条件,为枸杞产品深加工保鲜技术提供一条新的产业发展思路,改变目前枸杞加工的单一模式,增加枸杞全浆产品品种,可填补自治区同领域的技术空白。

  本发明技术拟提出了枸杞全浆生产工艺方案;枸杞果皮、果籽的低温粗剪切、细剪切、超微剪切的工艺方法及枸杞籽油的溢出工艺条件;探索了枸杞全浆生产过程中温度对产品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完成了枸杞全浆生产过程中抗氧化护色的最佳工艺方案及最大限度保护枸杞全浆生产过程中枸杞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甜菜碱、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的生产技术条件。本发明技术在总结现有低温保鲜枸杞浆出品率低、营养成分损失大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多次实验分析结果,探索出了枸杞营养素的破坏受损机理,提出了一种枸杞全浆的生产方法,确立了枸杞全浆生产中枸杞籽皮的细化、枸杞籽油的溢出、抗氧化护色及杀菌的最佳条件。

  本发明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于2016年10月在新疆精杞神枸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技术产业转化,建设完成年设计产能2000吨常温保鲜枸杞全浆自动化生产线一条,可年加工枸杞鲜果2200吨,增加产值4000万元。

  本发明技术国内领先,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转化率高,成本低,产品品质优,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一、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枸杞采摘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费时费力,且成本高等问题。枸杞收获作业在生产全过程中最是重要的环节,其传统人工采摘方法每公顷需要几百个工时,占枸杞生产全过程中用工量的50%左右。目前在国外没有枸杞收获机械设备,在国内主要依靠人工手摘和借助简单工具辅助,如:便携式机械手、云梯、采果刀等,随着我县特色作物枸杞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依靠人工采收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枸杞产业化生产的需要。2013年精河县率先组织研发枸杞采摘机,主要技术内容为利用动力机械带动振摇装置,果实收集转运机构,果业分离机构,使成熟果实连续落入收集机构,运送到集果箱。

  二、授权专利情况:1、枸杞采摘机(ZL2013 1 0308031.9); 2、全自动枸杞采摘机(ZL2014 10348149.9): 3、全自动枸杞采摘机(ZL9.7) 4、枸杞采摘机振摇机构及所构成的收获机(ZL2017 1 0555078.3)。

  三、 技术经济指标:1、果实损伤率夏季不大于5%、秋季不大于8%; 2、采净率85%; 3、工作效率:1-3吨/天;4、采摘机作业收费控制在0.9-1元/公斤。

  四、应用及效益情况:枸杞采摘机研发是广大杞农的呼声和期盼,也是当地农机部门的职责,市场前景广泛。目前国内现有的几种小型枸杞采摘机尚不能适应枸杞成熟度不一、树体形状差异大的特性,存在采摘效率底、果实损伤率偏高的问题。人工采摘每人每天约50公斤,用3行机采摘作业每天可达3吨,是人工的60倍以上。

  经济效益:以经营一台三行机为例:1、年毛收入:一台三行机每天采摘以30亩计,采摘三遍收费合计810元/亩(0.9元/公斤×900公斤/亩),平均作业费为810÷3=270元/亩遍;采摘期以30天计,毛收入为30亩/天×270元/亩×30天=24.3万元/年台。2、年作业成本①、燃油每亩以2公斤计,一台用燃油费2公斤/亩×8.4元/公斤×30亩×30天=1.51万元/年台。②、折旧费18万元/台÷10年=1.8万元/年台。③、副油及维修费每亩以2元计为900亩/年×2元=0.18万元/年台。④、人员工资:技术操作人员2名、拉运1名,一台采摘机作业一期人员工资为30天×3人×150元=1.35万元。一台采摘机作业一期成本合计为4.84万元/年台。3、年纯收入为24.3万元/年台-4.84万元/年台=19.46万元/年台。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枸杞生产收获环节的机械化,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县枸杞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改善艾比湖周边生态状况,促进精河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主要技术内容 为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销售、有标监督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保障作用。项目开展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体 系和有机果蔬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理顺产业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实现标准化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推广应用一体化的推广新模式,引领新疆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乡 村振兴、南疆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2、技术指标 1) 建设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体系。2) 开发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3) 研制地方标准《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体系 总则》。4) 研制有机果蔬种植关键技术地方标准。5) 创建自治区优质果蔬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3、创新点 1) 系统的建立了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体系,解决了建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标准综合体的难题,发布1项地方标准已广泛宣贯应用,同时使得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有标可 依,发挥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保障作用。2) 开发了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了农业标准信息的推行相对滞后,农业技术标准没有全覆盖的难题,提升农产品采用 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水平,页面浏览量在34500多人次,会员100多家。3) 研制了有机果蔬关键技术标准和建设了优质果蔬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解决了我区特色农产品尤其是林果产品 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匮乏的难题,并发布20项地方标准和专著,为我区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4、授权知识产权情况 1) 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与应用系统V1.0,(登记号:2012SR086245);2) DB65/T 3325-2011《新疆农业技术标准体系 总则》;3) DB65/T 3753-2015《日 光温室有机果蔬标准体系 总则》等20项地方标准;4) 《有机果蔬技术标准体系》,中国质检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066-8860-4。

  5、应用推广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研究从2008年至今,获得软著1项,发表论文7篇,出版国家级专著1部,经国内外查新,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应用 证明18份。项目成果经合作社、果业公司等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达3590.18万元,该项目成果鉴定为: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布21项地方标准在全疆范围内推广 应用,尤其是在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训人数1900余人次,指导多项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标准综合体小样本优质果蔬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研制有机果蔬关键技术标准和综合标 准体系,带动周边近千名农民的增收。该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利于促进我区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我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体系建设和我区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其影响深远。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新疆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于伯成;丁红;王桥江;王亮;刘恒德;肖英;张智 猛;买买提托合提苏来曼;陈;

  在2000年前后,为了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气候优势,自治区做出在全疆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决策。到2010年,新疆林果业面积已经达到1300万亩左右,其中环塔里木盆地就超过1000万亩。在林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量林间耕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并探索花生在我区的种植效果,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开展“适宜新疆林果业基地林间套种花生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揭开了新疆花生系统研究的序幕。项目于2011年3月启动,历时4年,于2014年底结束。随后又于2016年开展了新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该项目历时3年,于2018年底完成。在项目期前后近10年(2010~2019年)的时间里,课题组开展了花生丰产优质抗病品种的选育、花生高产栽培因素的系统研究、花生膜下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花生大面积高产试验示范以及极端丰产田块创建等工作,取得如下成果和创新:

  认定花生品种2个,结束了自治区没有适宜南北疆种植花生品种的局面,培育出多个适宜果林间种植的花生品种,首次为南疆地区果林间提供了适宜种植的花生品种。利用选育出的品种,在覆膜和滴灌条件下,对花生不同栽培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单项或组合(正交)式研究,集成出了花生膜下滴灌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利用筛选培育出的品种,与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结合,创造了我区花生的最高单产记录,充分显示了新疆花生的丰产潜力。2012~2018年,累计推广花生新品种,新技术21.57万亩,新增荚果4.21万吨,新增农业利润3.01亿元,新增工业利润7.71亿元,合计新增工农业利润10.72亿元,较大地发挥了稳疆兴疆的科技支撑作用。获得品种推广授权2项,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模式4项(林间种植花生2项,白地种植2项)。获得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决策研究与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性专利5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研究论文41篇,编写著作1部。

  项目成果提供了适宜白地和果林间种植的抗逆花生品种,认定的品种结束了新疆没有适宜全区大部分地区种植花生品种的局面,集成出了花生膜下滴灌抗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出了果林间花生起垄覆膜抗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新疆花生种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花生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对促进新疆作物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具有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结合项目栽培因素与品种筛选培育开展的花生对盐碱、干旱等逆境反应的研究和花生一些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开启了我区花生基础研究的序幕,为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花生育种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 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 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 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新疆光热资源好,具有发展设施蔬菜的独特优势,设施蔬菜可改善我区淡季蔬菜供应矛盾问题,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虫害种类及危害逐年加重,传统单一依靠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病虫抗药性增加和环境污染,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新疆设施蔬菜病虫害新发、重大病虫发生情况尚不明确,缺乏绿色防控措施,开展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调查与重要、新发生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监测预警及快速检测、绿色防控产品研发和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应用与示范推广,取得了重要原始创新性成果:

  (1)首次报道世界新纪录寄主病害2种,国内新纪录寄主病害5种,全面系统研究了新疆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摸清了新疆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明确了主要病原菌种类,探明了重大、新发生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制定设施蔬菜病虫害早期防控策略奠定基础。

  (2)针对新疆重大、新发病害创立了快速检测技术3项,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准确率,研制出新型诱虫板,提高了诱虫效果,开发出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诊断系统,为病虫害早期诊断和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3)创新性研制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16个,筛选出高抗土传病害的黄瓜、番茄砧木各2个,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从“盲目施药”向“绿色、靶向精准用药”技术的根本转变。

  (4)构建了以快速检测、高效诊断、精准防控“三位一体”的全新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防治技术由粗放、低效向标准、精准、绿色、高效的突破,显著提高了综合防控水平。

  (5)项目研究提出的各项技术成果在新疆设施农业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2009年至2019年在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巴音郭楞蒙古和吐鲁番等地州累计示范推广达129.72万亩,累计新增产值13.52亿元,新增纯收入12.91亿元。

  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科技成果评价报告1份,发布自治区标准11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乌那尓汗吉斯汗;赵鹏;王文;马晓艳;孙雨; 刘亚涛;李舵;居马别克夏拉巴依;任娟;

  该项目以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猪繁殖障碍类病毒病多重核酸探针的制备及应用”为依托,现申报科技进步奖题目为“猪繁殖障碍类病毒病快速诊断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系统地研究猪繁殖障碍类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通过对(CSF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PRV)等主要猪繁殖障碍类病的监测与检测,研究新疆猪繁殖障碍类病毒病的感染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和特点。

  一是经过7年的持续监测发现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区的流行风险低,HPRRSV只在监测中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呈散发、零星病例,其检出率、发病率低;而PCV2型、PRV病率高,检出率也较高。二是以研究CSFV、HPRRSV、PCV-2型、PRV的检测方法为重点,利用多重猪繁殖障碍类病毒核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用生物学软件分析其主要基因序列的变异趋势。三是针对PRV的gE基因、TK基因设计探针,运用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方法,比较其两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猪繁殖障碍类疫病的诊断与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结合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求,建立猪病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开展远程实时在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项目进展实施过程中,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篇,省级期刊2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个,已公告的中国兽医协会团体标准3项等。

  2.利用建立的核酸杂交方法结合PCR或PT-PCR方法检测猪繁殖障碍类病毒在我区规模化猪场、散养户中的隐性感染情况,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猪繁殖障碍类动物疫病净化意见。

  4.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攻关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系统的疫病现场快速检测与溯源云平台。

  1.本研究为更好的掌握新疆地区的PCV-2、PRV流行情况、基因组特性,提供数据支撑,以便为临床提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猪繁殖障碍类病毒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于评价临床感染情况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兽医临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净化程序提供重要参考。

  3.初步构建动物疫病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在定点监测县实施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推广,发挥现场快速检测、线上远程传输,线下分析评估技术优势。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甘肃农 业大学;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油菜是新疆绿洲生态区重要的油料作物,既是天山山脉冷凉区的优势作物,也是该区域长期以来最具产业提升力的油料作物,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占比高、贡献大的特点,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油菜具有饲用、肥用、花用、蜜用等多种功能,有较高的附加值,生产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优化农区产业结构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新疆绿洲生态区油菜生产中存在品种选育滞后、种植模式单一、生产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是当前新疆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亟待解决。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及应用,取得以下突破性成果。

  1、创制了“高油双低春油菜”、“甘白超强抗寒冬油菜”两个核心种质选择群体,实现了新疆绿洲生态区春油菜双低高油、冬油菜超强抗寒材料零的突破;从形态结构、细胞组织、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多个层面初步解析了超强抗寒冬油菜抗寒机理,为新疆高寒地区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2、根据不同生态类型,选育出适宜新疆种植的高产高油抗寒油菜新品种8个,其中高油双低杂交新品种4个,首次培育出可耐-35℃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2个,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域由原来的北纬35以南,北移至北纬40~48,为我国北方高寒地带发展油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3、立足于新疆绿洲农作区,研究提出了抗寒、高产、多用冬、春油菜轻简化、高效生产栽培技术,使新疆春油菜亩产提高了8%,超强抗寒冬油菜在北纬35至北纬48的高寒冷凉区成功种植,越冬率平均达到85%以上,亩产达到180kg;

  4、针对新疆不同生态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种植结构,改变传统一年一熟制,首次提出了“一年两熟/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收益提高了99.39%,构建了油菜“油用、饲用、肥用”多元化生产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油菜种植区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新疆油菜种植区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组历经12年攻关研究,认定油菜品种8个,制定地方标准5项,授权专利13件(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44篇,出版著作3部。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标准化,累计推广面积461.01万亩,新增油菜籽产量9.31万吨,新增油菜饲料、绿肥生物产量543.27万吨,新增利润4.4053亿元。构建了新疆油菜产业标准化栽培的基本框架,全面提升新疆油菜产业的整体水平,为新疆油菜大面积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 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林业 和草原局;新疆保利兴农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新疆资环遥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南疆是新疆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域,也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截至2018年南疆核桃、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243.2万亩,占全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的56.8%,是该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支柱性产业。

  目前,核桃/红枣养分管理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求,果园土壤的取样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果园土壤肥力的真实状况,施肥技术与果树养分需求不匹配,存在化肥偏施过量,有机肥投入不足,养分失衡等问题,造成了核桃/红枣树势强弱不均、产量不稳、品质下降、效益不高,制约了核桃/红枣产业健康发展。亟需摸清核桃/红枣园土壤肥力现状,研发核桃/红枣提质增效的养分精准管理技术和产品,构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综合技术模式,实现核桃/红枣增(稳)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保障南疆核桃/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2年起项目组在产学研多方技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了核桃/红枣园养分空间变异及取样技术研究、核桃/红枣园养分分区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核桃/红枣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发与示范、核桃/红枣园根区土壤环境调控及产品研发、核桃/红枣园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等5个专题的研究与示范,对核桃/红枣园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进行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配套,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推广。(1)关键技术与创新点:①创新优化了县域尺度核桃/红枣园土壤取样样点空间布设、取样和肥力表征方法,提出干旱绿洲生态区多尺度核桃/红枣园养分监测与评价方法;②创制与转化核桃红枣提质增效产品;③创新集成了核桃/红枣园“5R”养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为核桃/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2)项目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 5 项、转让转化 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技术秘密转让1项;研发5种新型肥料、2种改良剂、建立4条产品生产线;制定并获发布地方标准 3 个、企业标准 6 个;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30 篇,其中 EI 收录 3 篇, 出版著作 1 部;培养博士研究生 1 名,硕士研究生 1 名,副研究员6名;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农民14.8万多人次,印发施肥卡等培训教材资料10.2万余份,推广新型肥料35000多吨。(3)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及和田地区7个县建立核桃、红枣示范区16.6万亩,示范推广768.6万亩,节肥10%以上,节约化肥12510.6吨,增产8 ~ 23%,新增产量12.85万吨,累计节本增收21.4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和广泛的影响力,实现核桃/红枣全生育期营养调控,带动新疆核桃、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研究成果将对新疆及中亚等相似生态区核桃/红枣养分高效利用技术应用起到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张新忠;黄天荣;周安定;曹俊梅;高永红;刘联正;哈力旦依克热木;刘娜;吴新元;

  小麦肩负着我区口粮战略安全的重任。随着经济发展,我区小麦品质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普通品质小麦出现了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供过于求,而优质专用小麦供不应求。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区小麦生态类型复杂多样,而小麦品质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新疆小麦不同生态区之间品质变化剧烈,相同品种不同地区间品质差异巨大,造成面粉加工企业难以买到大量、质地相同、品质稳定的优质原粮。因而,从宏观层面,全面系统的开展我区小麦品质区划,是解决优质专用品种合理布局、确保品质充分发挥与品质稳定的重要技术保障。二是现阶段种植的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不多,与加工企业的品种优良化、专用性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新疆拉面”、“新疆馕”(此称呼区别于国外“馕”)是我区特色传统主食,我区生产面粉的50%被用于制作“新疆拉面”;全疆日供应馕550吨。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新疆拉面”、“新疆馕”的加工生产正逐步走向工业化、产业化、规模化。但由于对其专用品种的品质特性、品质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够,尤其缺少分子层面的理论支撑,因而,对“新疆拉面”、“新疆馕”专用小麦品种的培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从微观层面,开展“新疆拉面”、“新疆馕”专用品种品质规律研究,为其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是解决我区小麦优质化、专用化问题的重要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我区小麦多而不优、多而不专的结构性矛盾,宏观上对我区小麦品质进行科学区划,微观上系统研究“新疆拉面”、“新疆馕”专用品种的分子遗传基础,建立其专用品种品质评价体系,为我区优质专用小麦培育、区域化布局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2、首次以海拔为主要划分依据,提出覆盖地方和兵团的、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的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方案,明确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

  3、首次提出了“新疆拉面”专用品种的最佳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组合,从分子水平为“新疆拉面”优质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亲本配置及后代选择策略。

  4、首次提出了“新疆拉面”、“新疆馕”的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及其专用品种品质指标,建立了“新疆拉面”、“新疆馕”专用品种的品质评价体系。

  “新疆小麦品质区划”已成为我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品种布局优化的指导性方案和新疆小麦收购政策的制定依据。2017-2019年,根据“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昌吉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博州(温泉县)等地州开展品种布局与种植,累计1091万亩、总产量405.99万吨、总产值91.86亿元;其中昌吉州、塔城地区2地州布局种植优质小麦352万亩,总产量129.4万吨,优质小麦加价0.15-0.2元/公斤,新增效益2.307405亿元,农民增收2.307405亿元。

  一、主要内容1.构建了以鱼菜共生立体种养为核心的池塘水体原位净化模式。研制了优化工艺浮床,使其使用寿命达到了3年以上;制定了操作技术规程1套;实施后水体氮磷消纳利用明显,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分别下降17.6%、65.6%、25.0%、10.4%、62.4%,实现了水体高效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对比研究了共生池塘水体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了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有害细菌丰度。将本模式融合到休闲渔业发展中,实现亩产水蕹菜1041.67kg/亩,养殖效益达到9960.70元/亩,较传统提高了1.19倍。2.开发了以底排污为核心的池塘水体异位净化工艺。 优化了传统排水系统不足,实现了残饵、粪便等污染物收集、资源化利用。主养草鱼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2.5%、12.2%,饲料系数下降了0.09,用水量由2800m/亩年减少至1950m/亩年,节水30%,每亩节约用电320度以上,亩增效1100元。3.设计了池塘底部及投饵区高效均衡增氧支撑工艺技术,制定省级技术规程1套;突破了低温增氧和投饵区增氧的关键技术,使越冬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总氮明显下降。解决了传统增氧效率低、能耗高、冬季增氧风险高、夏季摄食区低溶氧应激大的难点;4.研制了以浮式养殖平台为架构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新模式。集成了离岸或近岸集流水养殖、水质净化(养殖污物收集、处理)、高效增氧、智能化控制等工艺,满足了高效节水、集约化养殖、生态化调控的技术需求,实现高密度(65kg/m)养殖下的溶氧和水环境需求;显著提高了产品品质,鱼肉鲜味评定较传统提高了0.44;肌肉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提高了68.53%,6.45%。5.配套了水产物联网技术,在示范基地进行了示范,实现了精准、精细化生产。6.建立了上述技术集成下的养殖模式3个。

  二、授权专利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论文6篇,参编专著1部,制定省级地方标准3项,登记科技成果3项,获范蠡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技术经济指标及推广应用1.构建了养殖水体原位、异位净化模式2项,制定了技术标准3项,建立了关键工艺7项;2.配套了高效增氧、物联网、放养模式等支撑技术3项;集成了高效节水模式技术1套;3.建立了示范基地7个,辐射推广5.68万亩,实现总产值6.23亿元,新增产值0.73亿元。4.建立了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养殖企业为依托的示范推广模式,以建基地,强效果,助推广为目标,借助基地示范,辐射14个地州。以基地为重点,开展成果的集成应用,破解了池塘养殖面临的生态、资源、产品质量短板。培训各类人员2000人次。支撑了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新疆巴旦木加工技术及装备远滞后于巴旦木的种植生产规模,已成为严重影响农民收入、限制巴旦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此问题本项目组联合多学科、多单位、多部门开展了从工作原理、运动分析、结构参数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到关键技术与工作部件以及系列产品的全面攻关研究。包括巴旦木低损伤脱青皮机理及青皮水分迁移的研究,巴旦木分级机理的研究,巴旦木破壳机理及壳仁分离风场研究,全面构建了巴旦木脱青皮、分级、破壳及壳仁分离机具的应用基础理论创新体系。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自治区5项项目支持,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项目3项。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巴旦木脱青皮机械化装备、巴旦木分级机械化装备、巴旦木破壳机械化装备及巴旦木壳仁分离机械化装备四大系列产品。先后获发明专利2项(附件1、附件2),实用新型专利11项(附件3-附件13);其中6项专利技术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实施,项目产品已推广、覆盖新疆95%的巴旦木种植区,并在青岛、江西等地建立了“巴旦木加工高效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2017-2019年示范推广巴旦木脱青皮机150台(套),巴旦木破壳机20台(套),巴旦木壳仁分离机20台(套),新建巴旦木加工生产线万元;通过项目的执行,巴旦木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地初加工,并逐渐形成了巴旦木初加工产业链,改变了长期以来果农低价、零散出售原料的局面,通过机械化处理,提高了硬壳巴旦木的商品性,使硬壳巴旦木销售价从4~5元/kg,增值到17.5元/kg;该技术、设备应用企业及合作社2017-2019年累计创产值1.66亿元。制定地方标准1项(附件16)、企业标准2项(附件17-附件18),发表论文15篇(附件37),其中EI收录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项目的实施,为实现新疆巴旦木加工全程机械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新疆巴旦木加工及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维护边疆的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巴旦木机械化生产加工综合技术的创新突破、组装配套和集成示范,建立高起点、规范化、高效益的巴旦木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示范基地,为新疆巴旦木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高水平的示范样板,提升新疆巴旦木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并带动巴旦木产业向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方式转变。形成了“应用基础理论、论文、产品、专利、产品标准、技术规程、技术人才等”一系列成果群。

  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海关技术中 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伊宁海关 技术中心;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 有害生物监测软件(2016SR306552);17. 苹果枝枯病监测数据库管理软件(2019SR1030940);18. 地理生态区域查询软件(2016SR306552)。

  三、技术经济指标1.系统性建立了22种有害生物基因芯片检测方法、14种有害生物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7种检疫性有害生物LAMP检测方法和9种有害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方法。2. 国内外首次发现报道了2个真菌新物种Candophora meredithiae、C. interclivum;首次报道了3种杂草中国新记录:鲍氏苋、布氏苋、间序青葙;首次截获向日葵间座壳菌、葡萄茎枯病菌、变黑轮枝菌、可可花瘿病菌、杜鹃花枯萎病菌等5种病原菌。3. 开发了有害生物监测数据库及新疆周边国家有害生物信息系统等4个软件,创建了中亚国家有害生物跨境传播信息平台。4. 评价了我国20个梨树品种对梨火疫病的抗病性,筛选出抗病性品种。分析了枣实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发明了一种枣实蝇引诱剂。

  四、社会经济效益在全国11个省(市)的27家单位示范得到推广和应用,新增销售总额1.3亿元,新增利润3692.08万元,新增税收1599.92万元。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有效阻截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针对阿克苏地区水稻主产区温宿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生产中普遍习惯手插秧、机插面积小,水肥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水稻超高产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实际,确立了以推行“培育壮秧、小(壮)苗机插、少本稀植、定量控苗、浅湿灌溉、控氮增钾增施有机肥、绿色综合防控”为核心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目标。在核心区进行水稻超高产品种筛选、强化栽培技术适应性、增产机理、生理生态、栽培密度和种植模式的研究,并将组装集成的水稻产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在许多关键性技术指标取得了技术进行。

  该成果明确了以下技术关键:(1)确定合理移栽秧龄,充分发挥小(壮)苗早栽的分蘖优势。采用适于插秧机规格的平盘或钵型毯状育秧苗,进行湿润保温育秧,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秧,适应秧龄22-28天,3.5-4片叶,苗高12-13cm,每株苗有白银8-10条,根毛多而粗壮,叶枕距正常,秧苗整齐一致,夜色绿而不浓,叶面积指数4.0-5.0,植株富有弹性,无病虫害。(2)采用钵型毯状盘(36*16孔或36*18孔)培育壮秧,采用机械插秧,提高幼苗移栽的可操作性和劳动工效。每盘播种量由原180克降至140-160克,每穴苗3-4株。(3)确保秧穴数,少本稀植,宽行栽培,为稻苗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促进个体生长。使用洋马插秧机,设置行株距30*15cm,每亩理论移栽穴数1.48万穴,机插穴栽3-4苗,基本苗5-7万/亩,实现合理群体密度,扩大单株生长空间。(4)湿润浅水层灌溉,保持稻田土壤湿润通气,促进形成强大根系。浅水插秧、返青,浅湿分蘖,够苗搁田,过旺拷田,中水护胎,干湿抽穗,寸水开花,浅湿灌浆,湿润壮粒,黄熟落干,干田收获。做到浅湿干结合,后水不见前水。水稻生育前期,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田块适当增加水层深度。 项目实施期间2014-2015年累计示范3.81万亩,平均亩产808.2公斤,亩增产88.7公斤,平均每亩新增纯收益295.1元,总增纯收益1124.2万元;近三年来,2016-2018年累计示范推广18.5万亩,平均亩产820.2公斤/亩,亩增产90.9公斤,亩增纯收益235.8元,总新增纯收益4363.4万元,亩节本156.4元,总节本2893.4万元,总增收节支7256.8万元。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1)筛选出适宜水稻强化栽培小(壮苗)稀植关键技术与机插小(壮)苗宽行合理密植技术相吻合;(4)首次全面研究并集成新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5)首次在新疆开展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 本成果技术成熟可靠,可以在新疆同类型区域水稻生态气候区域推广应用。

  项目组创立了新疆甜瓜露地轻简化一膜单行栽培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平铺滴灌带覆宽膜,在二滴灌带间单行播种甜瓜,株距60-80cm,行距1.8-2.2m、植株5-6片真叶打顶后放任生长。这一模式高度支持田间管理作业机械化,具有实现全机械化田间管理作业的潜力,能够实现对一系列整枝作业的大幅度减省,是实现甜瓜生产轻简化和节本增效的基础。 以轻简化栽培模式为中心,进行了配套专用机械设备研发、水肥调控关键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适宜品种筛选和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新疆甜瓜露地轻简化栽培集成技术体系。根据新疆甜瓜露地轻简化栽培技术特点,研制出西甜瓜铺管覆膜播种机、西甜瓜秧苗打顶机、瓜菜坐水移栽复式作业机、拱棚覆膜机、旱塘西甜瓜开沟覆膜打孔复式作业机等专用机械设备,使田间种植管理的机械作业率提高到80%以上,作业效率提高3-8倍,基本实现了种植管理高效节本机械化 。开展了露地膜下滴灌栽培甜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分配和水分利用规律系统研究,形成露地甜瓜轻简化栽培养分管理技术、滴灌技术和专用肥施用技术。确定在灌水下限分别为苗期60%、开花坐果期75%、果实膨大期80%、成熟期65%时,甜瓜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商品率均高。对于氮、磷、钾肥施用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群体养分吸收数量、比例及动态变化研究,确定合理的施肥参数N:P2O5:K2O=1.6:1:1,上述研究为轻简化栽培获得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对西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对今后以分子生物技术培育抗性新品种和生物农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为开展对植物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探究环境与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初期研究方向,对甜瓜轻简化复播生产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具有指导性意义。选育出四个支持一次性简单整枝、结果性强但不易节根瓜、抗病优质高产、适合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 2013-2019年在吐鲁番市、喀什地区等甜瓜主产区开展甜瓜露地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累计73万余亩,建立2个核心示范区和6个生产示范区,培训瓜农和农技人员3万余人次,10万以上农民受益,亩节本300元以上,新增产值22893万元,新增利税207601万元、增收节支总额228370万元。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 州农业农村局;奇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 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在1500万亩左右,占新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新疆粮食安全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项目以保障新疆粮食安全、推广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为目标,针对新疆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中面临的小麦生产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产业链衔接不紧密、小麦品种类型单一、缺乏优质高效绿色小麦品种、缺乏与品种配套的小麦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原原种制种产量低、种子质量意识淡薄等问题开展研究,在自治区成果转化、自治区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项目组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商业化育种体系探索、优质高产绿色品种选育、品种配套制种技术、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历经8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些我区小麦生产上面临的重要关键技术,取得了以下成果:

  1、首次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龙头种子企业+科研单位+良种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储企业+加工企业”有机结合形成小麦全产业链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创新了以种子企业为主体带动小麦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合作模式,创建了以小麦全产业链驱动并适于自身发展的小麦商业化育种体系,使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成为小麦种子销售新疆第一、全国第二的种子企业,为新疆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范式,为新疆小麦种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2、应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研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8个优质绿色高效小麦品种及配套制种技术。

  3、集成了小麦优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造了优质绿色强筋小麦亩产736.27公斤、高产高效小麦832.83公斤的新疆小麦高产纪录,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首次选育出新疆第一个耐盐春小麦品种新春29号,是国内首个通过统一组织耐盐组春小麦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在土壤含盐量0.61%,土壤PH值8.9时,亩产达到450公斤,新春29号的推广应用为新疆小麦中低产田产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5、首次提出“密植提质增效”的小麦穗行圃繁育新技术,解决了小麦穗行圃制种产量低问题;首次量化了不同等级小麦种子产量差异,为提升种子质量意识使用高质量种子提供了支持数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审定新品种3个,发布标准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专著2部。

  项目实施三年累计应用推广品种630万亩、新技术466万亩,累计开展培训会126次,培训农民10700人次,发放品种及技术资料7.5万份,累计新增产值11.13亿元,累计新增纯收入7.19亿元,累计节本增效1.3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促进了优质绿色高效小麦品种及配套制种、栽培技术的大面积集成示范推广,提高了我区农民种植收入,保障我区粮食安全,为新疆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落实了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业大学;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 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新疆是享誉中外的“瓜果之乡”,瓜果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南疆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贮运保鲜保质技术是减少瓜果产后损失,延长其保鲜保质期,实现其产品增值的有效途径,但产业普遍存在“品质调控难、鲜果出疆难、干坚果保质难、产品销售难”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瓜果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围绕瓜果产、贮、运、销全产业链,以鲜果远距离贮运保鲜和干坚果高效保质为核心技术,从基础理论、调控装置及关键技术集成、技术标准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10余个项目支持下,历经13年,完成了系列技术的研发、集成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探明了瓜果采收窗口期糖代谢与多样性呼吸途径之间的热点响应关系;揭示了香梨表皮“油渍化”发生规律及1-MCP调控机制;提出了哈密瓜果皮组织和果肉组织低温冷害与衰老协同响应差异性机制假说,证实了冷诱导转录因子CmCBF1和CmCBF3可作为其低温贮运冷害发生预测性指标;全面解析了肉桂精油调控干坚果优势致病菌的生物学机制。

  2.创制了覆盖瓜果产地预冷、产地预处理、远距离低温运输/低温贮藏、消毒等全程保鲜环境智能化精准调控装置及配套技术,填补了国内外远距离贮运保鲜环境全程智能化精准控制空白,攻克了新鲜瓜果出疆难的技术瓶颈,实现3000km以上瓜果贮运保鲜精准调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哈密瓜、鲜杏、葡萄产后损失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4~21%,低温、常温货架期分别延长了5~10d和2~5d,商品率提高了8~21%。

  3.研发了红枣、葡萄干、杏干、核桃等新疆主要特色干坚果原料水分控制、防虫杀菌保质及储存微环境调控等核心关键技术,保质期与对照相比延长了90~120d,实现高效保质,商品率达到95%以上。

  4.建立了涵盖哈密瓜、鲜杏、葡萄、核桃、红枣等新疆主要特色瓜果的贮运保鲜保质技术标准体系;研发出符合新疆实际的瓜果远程技术服务、专家咨询系统及远程电子服务销售平台,构成了集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销售服务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保障系统。

  项目组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登记计算机软著6项,完成农机鉴定2项,发表论文75篇(SCI/EI 10篇),发布地方标准11项,企业标准1项,注册商标3个,培养硕博士16名。近三年累计贮运/储存瓜果量达到59.30万吨,新增产值23.07亿元,新增利润1.45亿元,节本增效4067万元;累计辐射带动效益为49.24亿元,带动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南疆三地州农民合作社300多家,带动农民经纪人5000多名,带动1.2万人次就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推动了瓜果产贮运销全产业链健康协调发展。第三方总体评价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瓜果业高质量发展和南疆三地州精准脱贫提供技术支撑。

  董世磊;陈晓露;廖必勇;蔺彩霞;杜亚敏;哈尼 帕哈再斯;守合热提牙地卡尔;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王新;

  大豆、胡麻是新疆特色油料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又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性物资。大豆、胡麻种植面积占全疆的50%以上。2019年播种面积23万亩,占粮食总播面积的4.4%。大豆平均亩产150-160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126公斤高24-34公斤,增产19-26%是全国大豆高产区之一;胡麻平均单产70-80公斤,比全国胡麻平均产量62公斤高8-18公斤,增产12.9-29%,总产量严重不足,由于原料短缺,我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胡麻原料用于加工。针对新疆大豆、胡麻产量较低,新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伊犁州农科所开展了大豆、胡麻新品种的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旨在解决生产上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新疆特色油料作物产业化健康发展。

  2009年农业部启动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1-2015年,针对胡麻新品种应用推广速度慢,栽培技术落后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伊犁胡麻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伊犁州农科所致力于示范推广伊亚4号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2014年针对新疆大豆单产低、高产高油品种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等问题,自治区立项实施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油高产新大豆20号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2016-2020年,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持续实施。胡麻伊犁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伊犁州农科所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农业推广部门和种子企业共同协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项目的实施,筛选出2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伊亚4号和新大豆20号);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大豆、胡麻品种资源3个群体;研究了大豆播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关系,明确了新大豆20号适宜的播量和株行距配置;研究了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明确了氮肥和磷肥与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了大豆苗后除草的化学药剂和用量,明确了除草剂的使用剂量;研究了胡麻杂草防控药剂和用量,明确了使用药剂和使用剂量,总结形成旱地胡麻生产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并得到了应用。研究制定了良种繁育技术规程1项。

  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以下成果,示范推广品种2个;制定技术规程1个;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篇;在2011~2019年期间在伊犁累计示范推广品种技术40万亩(大豆20万亩、胡麻15.62万亩),累计生产良种1225吨,累计增收产值达2678.95万元(大豆1599.85万元、胡麻1079.1万元)。

  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伊宁海关技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成都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并逐年增加, 作为特色农产品(番茄、葡萄、枸杞、红枣深加工等产品)主要产地,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出口生产基地,但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植物病虫害严重、非法或禁用的非食用着色剂染料及农药等残留超标、新型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糯米纸、胶囊)毒害迁移物质污染等,直接阻碍了新疆农产品出口。为保证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安全,促进新疆农业健康发展,开展新疆跨境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研究内容:1 新疆跨境重要农产品种植环境、农产品、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化学风险物质检测、鉴别技术1.1针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种植环境、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中非法添加高度关注禁用339种滥用染料、农药、食品添加剂、毒性物质、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而无定性、定量、前处理困难和鉴别等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组合试剂法、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固-液顶空技术,膜萃取技术,同位素内标加入技术,微波消解,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等多仪器组合,开展并建立了高精度识别、准确定量与一次筛查检测、红外指纹图谱快速鉴别技术体系,满足口岸快速检验、快速通关要求;1.2建立农产品中新型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纸质、糯米纸、胶囊)等221种禁用致敏、致癌染料、农药以及禁用、限用有机类毒性迁移物、挥发性物质、重金属等“多类别一同分析”等快速筛查和确证技术体系;1.3研制光催化剂p型石墨相氮化碳(p型g-C3N4),该催化剂的使用大幅降低了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空气中的NOx;2. 新疆跨境重要农产品中有害生物关键检测和鉴别2.1参考资源库建立:通过调查、收集与鉴定,建立新疆重要农产品中37种风险物质鉴别库、资源库,构建18种风险物质诊断基因识别库,解决了检疫及疫情监测中缺少对照的现实问题;2.2快速检测技术:建立13种风险物质PCR、芯片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口岸及农业部门推广应用。建立14种风险物质检测技术,较以往检测技术,灵敏度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三、推广应用情况发布20项标准(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9项、地方标准2项)、出版2部国家级专著、授权20项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国内外期刊70篇(其中SCI论文10篇),自2013年至2019年期间,成果已在海关系统、质检系统、农业系统、第三方检测机构广泛应用,尤其是亚欧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应用,产生经济效益4.8亿元以上,同时指导了全国对跨境重要农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监管、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优进优出具有重要意义。四、项目经科技部认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西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限公 司;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福瑞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张谦;毕金峰;孟伊娜;魏娟;邹淑萍;马燕;张明 炎;过利敏;许铭强;田聪华;易建勇;庞子乾;

  特色林果业和红色产业是我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干燥是减少果蔬采后损失、改善品质、便于流通和产品增值的重要手段。项目针对我区果蔬干燥行业普遍存在“产能波动大、品质不稳定、运行成本高、制品附加值低”的瓶颈问题,以“节能提质”为目标,以空气源高温组合热泵干燥、闪蒸脉动压差联合干燥为核心技术,历时10年的联合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在典型果品干燥理论和多效联合干制技术、节能环保干燥装置和新型果蔬脆片(粉)等产品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阐释了典型果品(红枣、杏子)干燥特性和品质劣变机理、创新了热泵干燥系统设计和控制理论;2、研发了新型半开式高温组合热泵干燥系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蔬热泵烘干与制冷一体化全热交换装置;3、集成了果蔬节能提质多效联合干燥技术与新产品创制;4、构建了适宜于荒漠干旱区的果蔬热泵干制技术体系与经济效益分析评价。攻克了燃煤热风烘干污染环境、普通热泵干制产品易霉变、电加热烘干能耗高、传统干制产品营养风味易遗失等技术壁垒。有效提升了我区果蔬干制业的科技水平和行业进步。

  项目获得专利18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登记计算机软著2件;出版译著1部;制定发布标准8项(其中农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和EI 11篇);获得自治区产品检测鉴定报告5份(其中农机推广鉴定证书2份)等。成果已在新疆及甘肃、山东等5个省区的12家单位应用,果蔬热风烘干技术已在全区13个地州推广。项目累计取得经济效益13.89亿元,近三年新增产值5.63亿元,新增利税4641.84万元,节支3.48亿元;辐射带动农户4.38万户,提高当地农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286元。助推了我区特别是新疆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和社会稳定。

  以陈学庚院士为组长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技术成熟,难度与工作量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应用价值重大,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玻璃态提温和闪蒸脉动压差联合干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人铭;阿达可白克可尔江;时春明;焦飞;贺 疆滔;海萨艾也力汗;陈牧霞;封永辉;李林;

  2016年至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及实施完成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欧鲇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各项计划任务和指标,项目获得的主要科技成果简介如下。

  1.研究掌握了野生欧鲇采捕、运输、驯养、越冬、亲鱼培育技术,获得了欧鲇原种亲鱼共71尾,培育储存了欧鲇子一代后备亲鱼共2300尾,为欧鲇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奠定物质基础及提供先要技术支撑。

  2.获得了欧鲇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使欧鲇鱼卵受精率达到了77.2%,仔鱼孵化率达到了77.8%,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为69.5%,其中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76.4%,夏花鱼苗培育成活率68.8%,鱼种培育成活率63.4%;生产夏花鱼苗共66.8万尾。

  3.获得了池塘欧鲇鱼种套养和单养技术模式,在南北疆池塘主养大宗淡水鱼类(罗非鱼、鲤鱼、草鱼等常规鱼类)、套养欧鲇鱼种示范推广水面达到了3300亩,单养池塘水面达到了28亩,套养和单养鱼种当年体重平均规格分别达到了90.7g/尾和43.3g/尾,套养和单养鱼种产量分别为15.00t和2.02t,总计17.02t。

  4.初步掌握池塘欧鲇成鱼单养和套养技术,养殖水面分别达到30亩和710亩,单养和套养成鱼体重规格分别为800.0g/尾和1043.0g/尾,单产342.3kg/亩和42.4kg/亩,产量10.37t和30.14t,总计40.51t。

  5.在《新疆农业科学(核心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有2篇,题目分别为伊犁河欧鲇的采捕及短距运输和就地暂养技术研究、欧鲇幼鱼对盐碱的耐受性。在《科学养鱼(普通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有3篇,题目分别为新疆地区罗非鱼池塘套养欧鲇增值试验、主养草鱼套养欧鲇、额河银鲫养殖模式的试验和新疆欧鲇、扁吻鱼孵化鱼卵水霉病防治实验。

  6.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3项,名称分别为欧鲇人工鱼巢、欧鲇仔鱼活体与死鱼、死卵、卵膜分离装置和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

  7.撰写完成和上报(2018年6月底)2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技术标准,标准名称分别为欧鲇原种、欧鲇繁殖技术,但相关上级管理部门还未对其进行审核批准、公布。

  9.已形成1本欧鲇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报告,经审核,本报告已收录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报告服务系统。

  一种生态环保网箱养殖模式的应用与推广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钢制浮桥和浮管式浮桥:对水库上游的漂浮物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远距离智能化投饵设备:将传统的人工投喂替换成机械远程投喂,减少养殖人力的同时可做到精准投喂,提高饵料效率。大型网箱粪便收集装置:具有污物集中和清理的作用,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做到了实时收集,解决了鱼苗繁育环节排泄物清洗问题,使水体交换流畅,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并降低环境影响。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水质检测系统、饲料、鱼肉的检测检疫等一些列数字渔业技术及设备设施保证养殖的绿色无公害。

  该项目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T4141-2018《绿色生态虹鳟鱼环保网箱养殖技术规范》,并于2018年12月实施;2018年12月于中国水产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冷水鱼环保网箱养殖现状及其技术》;2020年6月于中国水产杂志上发表了《生态环保型网箱养殖模式应用背景及推广要点》。

  该项目的生态环保网箱养殖模式要点包括以下几个